——我市建設“雜糧之都”“法蘭之都”兩個質量檢驗中心紀實
4月2日,一家省級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山西省雜糧產品質量檢驗中心正式成立。坐擁小雜糧種植優(yōu)勢的忻州自此有了產品質量話語權。
2月22日,位于定襄縣永旺物流園區(qū)的國家法蘭鍛件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山西)正式揭牌。
這是國家級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在忻州零的突破,它的運行意味著經它檢定的產品,在國家間互相認可,它出具的產品質量檢驗報告也被稱為法蘭鍛件產品的“國際通行證”。這也是一家國字號的實驗室,它的高精尖設備和一流的檢測隊伍可以為法蘭鍛件產品的研發(fā)提供服務。
在全市著力打造中國雜糧之都、中國法蘭鍛造之都、中國第二代半導體芯片之都,加快轉型發(fā)展的火熱時期,建成兩個產品質量檢驗中心無疑是下出了布局忻州轉型發(fā)展的“先手棋”,按下了推動“三都”建設的“快進鍵”。所以,建設之初,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先后把兩個中心的建設列為全市的重點工程組織實施。
然而,具體承擔建設這兩個中心的卻是一個并不廣為人知的小單位——忻州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檢驗測試所,人們習慣地稱它為市質檢所。它隸屬于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位于忻州市七一南路最南端,現有正式職工93人,承擔著全市產(商)品的質量檢驗、委托檢驗、仲裁檢驗和政府下達的產品定期監(jiān)督檢驗和監(jiān)督抽查。在計量方面,面向社會的主要是執(zhí)行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和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檢定、測試任務,開展校準工作。近年來,在建設“品牌忻州”的過程中,市質檢所圍繞全市的重點工作,勇于擔當,主動作為,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豐富獨特的自然資源,賦予了忻州種植小雜糧的優(yōu)勢。然而,長期以來,忻州的小雜糧種植實如其名,雜亂無章,沒有形成產業(yè)優(yōu)勢。市委、市政府把小雜糧產業(yè)列為推動忻州轉型發(fā)展的重點產業(yè),著力打造中國雜糧之都。2017年3月,市政府申請在市質檢所的基礎上,籌建山西省雜糧產品質量檢驗中心,支持和服務小雜糧產業(yè)的發(fā)展。此舉是我市向著中國雜糧之都邁出的重要一步,這一工程因此也被列為全市的重點工程。建設的時間幾乎與市質檢所承建的另一項市重點工程——國家法蘭鍛件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重疊,重任落到了市質檢所的肩上。2018年初,經原省質監(jiān)局批準,該中心開始建設。
在全市轉型發(fā)展的大局面前,重點工作考驗的不僅是能力與作為,更是勇氣與擔當。
建設省級中心聽起來比建設國家級中心擔子要輕,實際的情況是前者遠重于后者。一是時間緊。因部分關鍵設備均是進口,采購周期長,設備調試、人員培訓時間長。等所有設備全部采購、安裝完畢已近2018年10月,從模擬實驗開始到接受評審,僅剩兩個月多一點,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二是隊伍新。接近半數的檢測人員是新招錄人員,面對食品檢測這個需要經驗積累的崗位,人員的培訓無疑是最大的挑戰(zhàn)。三是項目多。加上所里的擴項申請,此次申請評審的產品達220余種,項目參數近300個,涉及相關標準近200個,且大部分是從未涉及的新項目,任務之艱巨可想而知。
面對巨大的考驗,中心的全體職工迎難而上,他們倒排工期,責任到人,適時召開項目進度匯報會,及時處理各種困難,確保每個節(jié)點任務保質保量完成。實驗室人員每日固定加班2小時,主動放棄節(jié)假日,個人視自身任務完成情況不定時加班。
辛勤的付出換來累累碩果。經過實驗室人員夜以繼日的奮戰(zhàn),2018年12月29至31日,中心在跨年之際通過了首次資質認定評審。今年3月,中心順利通過了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專家組的現場驗收。4月2日,經山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在市質檢所的基礎上籌建成立的山西省雜糧產品質量檢驗中心正式成立。
建設國家級質檢中心,定襄法蘭在家門口拿到了“國際通行證”
2016年5月,我市組建成立了國家法蘭鍛件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籌建領導組,開始建設國家級法蘭鍛件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地址就選在了定襄縣城北的永旺物流園區(qū)。這是我市做大做強法蘭產業(yè)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憑借著傳統(tǒng)優(yōu)勢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定襄法蘭產業(yè),由于當地沒有檢測項目較全的法蘭產品質量檢測機構,為了能拿到“市場通行證”——產品質量檢測報告,企業(yè)頗費周折,產業(yè)的發(fā)展受到了制約。建設國家級法蘭鍛件產品質量檢驗中心迫在眉睫。
然而,建設國家級的產品質量檢驗中心絕非易事,它講究的是一流的技術人才和高精尖檢測設備、經驗技術的日積月累。此時,由市質檢所一手籌建的山西省法蘭鍛件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已成立并運行三年,具備了升級為國家級法蘭鍛件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的條件。有了建設省級產品質量檢驗中心的經歷,建設國家級產品質量檢驗中心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市質檢所的肩上。
面對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的籌建工作,不足百人的市質檢所在滿足日常工作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抽調精兵強將,招兵買馬、訂購設備、組織搬遷、調試設備、編制文件、撰寫資料……各項工作逐步展開。
雖說是建設全市的重點項目,現場上卻很少有機器轟鳴、車水馬龍、揮汗如雨的勞動場面,看到的是在徹夜燈火通明的實驗室、辦公室里,質檢所的人們緊盯著設備、電腦屏幕,一遍遍地做試驗、調試設備、記錄實驗數據。中心的裝修搬遷、新購設備的安裝調試,是建設工作中用人多而又雜亂的一環(huán),經過科學的組織,穿插施工,前后只用了一個月。平靜如水、有條不紊的狀態(tài)下,是一顆顆為爭分奪秒建成國家級產品質量檢驗中心激蕩澎湃的心。
從2016年開始,這種工作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2018年。數萬字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籌建任務書》以及堆積如山的質量檢驗手冊、程序文件、作業(yè)指導書、質量記錄等資料就在“5+2”“白+黑”的工作常態(tài)中完成。
滿目的枯燥,最終化作了精彩。1月15日,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正式發(fā)文批準國家法蘭鍛件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山西)成立。至此,在家門口拿到法蘭產品“國際通行證”的理想變成了現實。
發(fā)揮技術和職能優(yōu)勢,助力“品牌忻州”走向未來
國家法蘭鍛件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建設以來,先后投入800余萬元購置了國際一流的高精尖設備76臺套,實驗室面積達到了1380平方米,具備170個產品、47個參數、58個檢測方法標準的檢測能力。先后與法國必維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德國南德認證檢測有限公司、德國北德質量認證服務有限公司、國家鋼鐵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等國際國內知名實驗室實現檢測結果互認。目前,正積極推進與德國馬格德堡市合作,計劃依托國家法蘭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利用德國制造業(yè)技術優(yōu)勢,建立中德聯(lián)合鍛造中心,在鍛造技術、鍛件產品檢測領域的人才培養(yǎng)、技術交流、項目研發(fā)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中心服務產業(yè)、帶動產業(yè)的作用初步顯現。
山西省雜糧產品質量檢驗中心目前是省內唯一的省級雜糧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可檢測58個產品、126個參數,涉及標準180余個,涵蓋農藥殘留、真菌毒素、污染物、微生物、食品添加劑、營養(yǎng)強化劑等檢測項目。目前,正計劃同德國約米股份公司在食品檢測與認證領域進一步交流合作,通過雙方檢測結果互認,為我市雜糧產品取得歐盟準入以及將來取得歐盟有機認證,打通我市優(yōu)質食品進入歐盟市場通道。
建設一個產品質量檢驗中心,服務一個產業(yè)發(fā)展。忻州轉型發(fā)展的路線圖通過兩個產品質量檢驗中心的建設變成了現實。
朝著質量強市的目標出發(fā),市政府決定在我市雜糧產業(yè)融合核心園區(qū)內建設忻州市質監(jiān)綜合檢測中心,這是市質檢所的未來。中心總建筑面積29129平方米,項目總投資20857.39萬元。目前,該項目已委托市城鄉(xiāng)建設公司進行建設,完成了設計、勘察的招標,預計2020年底前完工。屆時,一個集國家法蘭鍛件產品質量檢驗、山西雜糧產品質量檢驗、計量檢定、特種設備檢驗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檢驗檢測平臺將出現在秀容古城。市質檢所也將迎來一次設施、設備、技術全面的提升。
面對加強質量建設的大好機遇,市質檢所確立了“一體兩翼”的發(fā)展思路。計量檢定、校準與傳統(tǒng)的產品質量檢驗是基礎、是軀體,國家法蘭鍛件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和省級雜糧產品質量檢驗中心是兩翼?!啊|體’是社會生產、人民生活的保障,也是我們發(fā)展的基礎。‘兩翼’是我們騰飛的翅膀,決定我們能飛多高多遠。我們要抓住市質監(jiān)綜合檢測中心建設的機遇,強基礎,展雙翼,朝著‘省內領先、國內先進’的目標前進?!笔匈|檢所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