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最近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fā)表論文說,他們繪制出迄今最詳盡、全面的人類心臟細胞圖譜,涵蓋心臟的8個部位、75種細胞狀態(tài)。
該研究由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等機構參與,屬于國際項目“人類細胞圖譜”的一部分。新圖譜相當于一份分子水平的心臟“導游圖”,可幫助深入理解心臟細胞的運作,探究心臟疾病發(fā)病機制,開發(fā)新療法。
研究人員利用來自25位心臟移植手術捐贈者的組織樣本,結合單細胞測序和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對各種心臟細胞和它們所處的微環(huán)境進行了詳細描繪。這些捐贈者年齡在20歲至75歲之間,均無心臟病或心律失常病史,其細胞代表了成年人心臟細胞的正常狀態(tài)。
新圖譜的一個亮點是對心臟的“供電網(wǎng)絡”——心臟傳導系統(tǒng)的描繪,包括心臟起博點竇房結的詳細結構,以及起博細胞與心臟膠質(zhì)細胞的相互作用等,將幫助預防和治療心律失常。研究還發(fā)現(xiàn),心外膜上有一個由漿細胞組成的免疫結構,可產(chǎn)生抗體,抵抗來自肺部的感染。
研究團隊還開發(fā)出一種運算工具,可預測藥物對心臟細胞的影響,包括作用靶點和不良反應。該工具顯示,心臟起博細胞會產(chǎn)生糖尿病藥物GLP1的靶點分子,這可能是該藥物會導致心跳加快的原因。
(責任編輯:蔡文斌)